“三个坚持”筑牢社区治理基石
发布时间:2023/06/08
近年来,农场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主线,围绕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更加注重把为职工居民服务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着力打造“尚德沙洲·情系家园”民生优享品牌,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具质感。
坚持以精心规划促精致建设,在宜居宜业中刷新颜值。围绕美丽农场建设,强化控规支撑,优化空间布局,以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力度”赋能“民生温度”,推动城镇功能和品质蝶变升级。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立新公园、镇区污水管网、立新河桥梁拓宽改建以及镇区立新路、场兴路和居民点道路提档升级等项目工程,同时争取海门水利局和开发区4700余万元实施立新河生态护岸、杭州路危桥改造工程,着力打造场域水系生态景观长廊。深入推进“四园”建设专项行动和完善提升“三点两廊”立新文化景观形象,精心打造公园东路示范样板道路,构筑起人文、绿色、生态相呼应的绿色生态宜居环境。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坚持以一元管理转多元治理,在共建共享中彰显作为。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四治融合”行动,成立江心沙物业管理办公室,并争取海门执法力量支持,设立江心沙警务工作站和城管中队,构建了社会管理科、物管办、居委会、警务工作站、城管中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三拆”行动和各类乱象治理,依法拆除建筑230处11800余平米、厂房面积600余平米、铁皮房104个、违规农业大棚2处,常态化开展流动摊点、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突出居民治理的主体作用,不断深化居民积分制运用,“江心沙农场家园”APP中获得事件积分的居民2393人,累计分数8445分。依托江心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江苏省阳光法律服务社、“西杨红”党员服务室等特色品牌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法官进网格”“入校宪法晨读”及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健康义诊、法制宣传、“微心愿”等线上线下活动,着力打造打响“立新”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居民自治工作站,着力规范信访调解处置流程,妥善解决好职工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同时,联合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切实加强场域“六小行业”、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等日常巡查和专项督查。长江大保护纵深推进,落实好“一河一策”,场域三条入江河流水质全面达标。做好秸秆禁烧禁抛、综合利用和垃圾禁烧工作,全力打好“碧水蓝天”攻坚战。
坚持以靶向施策解急难愁盼,在为民爱民中增进福祉。通过找准需求点,把握着力点,主攻关键点,着力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答卷书写“稳稳的幸福”。成立南通市海门区江心沙慈善分会,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通过“两增”(封顶数、比例数)方式持续扩大互助基金帮扶范围,全力做好困难家庭帮扶救助、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各项工作,多次获评江苏省农垦模范职工之家,并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积极推进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落实办社会职能购买服务政策,每年争取地方失地人员补贴及配套五险、超比例医疗保险、社区工作运行、物业管理等各项费用2000余万元。着力解决“老、小、旧、远”民生痛点,完成职工家属区供水改造2960户、立新小区燃气管道改造1130户,并力促自然资源局组建工作专班完成1-5期2000余户不动产权证办理,“小产权变成大产权”,有效破解困扰职工群众十多年“有房无证”的难题,实现居民房产增值翻番。同时,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围绕打造“勇立潮头、守正创新”立新子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调整和充实9个文体协会,广泛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文化惠民不断“加码”,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手机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