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草害]吸浆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2/03

基本信息: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分为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两种,河南以麦红吸浆虫为主,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山地带和某些特殊生态条件地区。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

生活习性:

麦吸浆虫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此外麦穗颖壳坚硬、扣和紧、种皮厚、籽粒灌浆迅速的品种受害轻。抽穗整齐,抽穗期与吸浆虫成虫发生盛期错开的品种,成虫产卵少或不产卵,可逃避其为害。主要天敌有宽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蚂蚁、蜘蛛等。

两种吸浆虫基本上都是一年发生一代,以成长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时越冬幼虫开始移向土表,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

影响因素:

①幼虫耐低温不耐高温,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越冬幼虫在10厘米土温7℃时破茧活动,12℃~15℃化蛹,20℃~23℃羽化成虫,温度上升30℃以上时,幼虫即恢复休眠。

②在越冬幼虫破茧活动与上升化蛹期间,雨水多(或灌溉)羽化率就高。湿度高时,不仅卵的孵化率高,且初孵幼虫活动力强,容易侵入咬害。小麦扬花前后雨水多、湿度大、气温适宜常会引起吸浆虫的大发生。天气干旱、土壤湿度小则对其发生不利。

③壤土的土质疏松、保水力强利于发生。粘土对其生活不利,砂土更不适宜其生活。红吸浆虫幼虫喜碱性土壤,黄吸浆吸虫喜较酸性的土壤。

④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两期错位则发生轻。

危害特点: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主要为害小麦,也可为害大麦、燕麦黑麦、雀麦等。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在麦粒内吸食麦粒浆液,使小麦子粒不能正常灌浆,出现秕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防治已基本控制其为害,但后来在一些地方又有回升,并造成较大损失。

 

联系我们

电 话:0513-82291200
传 真:0513-82291240
邮 编:226116
邮 箱:jsnkjxs@163.com
地 址:江苏省南通市江心沙农场场兴西路18号

手机网站

手机网站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SEO标签  营业执照  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