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草害]小麦白粉病简介

发布时间:2020/02/02

基本信息: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病菌特征:

条锈菌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孢子壁无色,具6~16个发芽孔。冬孢子双胞,棍棒状,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上浓下淡,下部瘦削,柄短有色。

叶锈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刺,橙黄色,具6~8个发芽孔。冬孢子双胞,棍棒状,暗褐色,分隔处稍缢缩,顶部平,柄短无色。

秆锈夏孢子单胞,长椭圆形,暗橙黄色,中部有4个发芽孔,胞壁褐色,具明显棘状突起。冬孢子双胞,棍棒状或纺锤形,浓褐色,分隔处稍缢缩,表面光滑,顶端圆形或略尖,柄上端黄褐色,下端近无色。

小麦品种间对小麦锈病的抗性差异很明显。

发病条件:

小麦锈病不同于其它病害,由于病菌越夏、越冬需要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象条锈病和秆锈病,还必须按季节在一定地区间进行规律性转移,才能完成周年循环。叶锈病虽然在不少地区既能越夏又能越冬,但区间菌源相互关系仍十分密切。所以,三种锈病在秋季或春季发病的轻重主要与夏、秋季和春季雨水的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地说,秋冬、春夏雨水多,感病品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就发生重,反之则轻。

小麦叶锈病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所有种麦地区,夏季均可在自生麦苗上繁殖,成为当地秋苗发病的菌源。冬季在小麦停止生长但最冷月气温不低于0℃的地方,同条锈菌一样,以休眠菌丝体潜存于麦叶组织内越冬,春季温度合适再扩大繁殖为害。秆锈病同叶锈基本一样,但越冬要求温度比叶锈高,一般在最冷月日均温在10℃左右的闽、粤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南部地区越冬。

 

联系我们

电 话:0513-82291200
传 真:0513-82291240
邮 编:226116
邮 箱:jsnkjxs@163.com
地 址:江苏省南通市江心沙农场场兴西路18号

手机网站

手机网站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SEO标签  营业执照  网站已支持IPV6